枣梆
剧种概况
1960年,菏泽专署枣梆剧团参加全省戏曲汇演,在审验节目时,时任省委书记的谭启龙发现山西人与合体字“zhao”,认为带有讽刺意味,遂以剧团击节所用的梆子皆枣木制作,建议改“zhao”为谐音字“枣”,从此,该剧种正式定名为:枣梆。
该剧种流行于山东菏泽一带以及河北、河南的部分地区,1915年到1938年间,山东境内先后办起了郓城吕公堂科班、唐店科班、鄄城县苏楼科班等七家班社,进而涌现出一批名伶。如樊武扎(旦)、吴凤珠(旦)、王新鼎(黑脸)、梁圣奇(红脸)、赵凤来等。
流行区域
枣梆主要流行在菏泽、郓城、梁山、巨野、鄄城、定陶、东明等县。东到嘉祥、济宁,南到成武、曹县,以及陇海路以北的吴屯等地,西到河南省的长垣、兰考、内黄,北到黄河以北的观城、朝城、范县,以及濮阳、彰德、大名、成安一带也较为流行。
历史沿革
枣梆源于山西省的上党梆子,受当地语言影响,逐步演变发展而成。本地人学唱山西戏因剧种所用的梆子是枣木的,便将剧种定名为“枣梆”。
枣梆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远在乾隆初年,山西人在菏泽一带“远服贾而通货贿”。山西商贾中有会唱山西戏的,便于闲暇时教当地人清唱。清光绪初年(约1875左右),山西遭受灾荒,有个戏曲职业班“十万班”来到鲁西南,分别在菏泽、郓城等地流动演出一年多。于是,一些地方便聘山西职业艺人授艺最早被聘为教师的山西艺人是潘朝绪(枣梆艺人尊称他为“潘师爷”)。他所传授的这种梆子声腔,便是出于山西上党梆子,或称“上党宫调”及“泽州调”等名称。他先后在郓城的刘口、樊庄、郭屯、于庙、张集等地正式收徒授业。二年后,第一个职业戏班“义盛班”正式组成。之后,郓城、鄄城、巨野等县一些地方的群众自动聘师学艺,筹办科班。1915年到1938年间,全区先后办起了郓城县吕公堂科班、唐店科班、樊庄科班、于庙科班和鄄城县苏楼科班等。这些科班培养了一茬茬艺人,也涌现了一批名伶,如樊武扎(旦)、吴凤珠(旦)、王新鼎(黑脸)、梁圣奇(红脸)、梁宝兴(黑脸)、桂相连(旦)、刘允臣(红脸)赵凤来(红脸)、于恒久(旦)等。 前几辈的艺人在演唱的过程中,不断学习和吸收本地剧种的精华,融合了一些民间小调的风格,从而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地方剧种——枣梆。
1946年底,部分枣梆演员参加革命队伍,归冀鲁豫行署二地委直接领导,在根据地流动演出。一次遇敌机轰炸,演员们舍身抢救公安戏箱,周圣礼同志(艺名“大孩”)光荣牺牲,另二人负伤。后来,几经改组,到1950年,整编为菏泽地区人民剧社二组。一些剧目,经过推陈出新,多次获得奖励。
1961年,菏泽专区将地直、郓城、梁山三个枣梆剧团合并组成菏泽地方戏曲剧院枣梆剧团,人才济济,阵容整齐,所到之处,深受欢迎。
1963年,山东县菏泽地区枣梆剧团曾去山西省上党地区巡回演出,与上党梆子剧团的演员们,互叙根由来历,彼此观摩演出,交流经验。
在林彪、“四人帮”横行时期,遭到严重推残,硕果仅存的枣梆剧团,被迫改唱京剧,成为不伦不类的所谓“枣京”,剧种濒于灭绝。这些年来,才重新恢复枣梆剧团,枯木逢春,重现民彩。不少业余剧团也经常在家闲时登台演唱。
菏泽市唯一的一个专业枣梆剧团—菏泽市地方戏剧院枣梆剧团,演员行当齐全,阵容强大,1992年,在文化部举办的全国“天下第一团”优秀剧目展演中,获剧目、演员等五个项奖,受到领导和专家的一致好评。
表演特点
枣梆在表演艺术上,和本地的山东梆子柳子戏一样,具有粗犷、豪迈的特色,注重表现力。在唱腔上,它具有粗犷、健壮的特色,既高亢激昂,又委婉活泼,旦角、花腔更优美动听。板式、旋律等依然保存了上党梆子的唱腔特点,但它不同于上党梆子的一个明显特点是:唱腔中真假嗓结合,真嗓吐字,假嗓拖腔,而且真假嗓嗓变截然,由真嗓突然翻高而成假嗓,假嗓拖音甚长小生、小旦的拖腔皆用“咿”、“呀”,黑脸、红脸的拖腔皆用“啊”、“呕”,听起来别具风味。
由于枣梆脱胎于上党梆子,剧词的韵脚,仍旧保持着浓厚的山西方言特色。在一段唱词中,“天仙”与“苍桑》辙可以混用,例如《狄青借衣》中狄姐所唱:“门前车马闹嚷嚷,众乡亲来庆贺我的才郎。头上青丝绾水纂,鬓边斜插白玉簪。南京官粉净了面,苏州胭脂点辱尖。……迈步且把二堂上,八幅罗裙响叮当。”按照山东地方戏曲的一般规律,韵脚中的“嚷”、“郎”、“当”属“苍桑”,辙“簪”、“尖”属“天仙辙”,混用则称“跷辙”,唱不顺口,听来别扭,但是枣梆演员习惯了,唱来十分自然。
枣梆表演上粗犷豪迈。如徐龙铡子前的甩袖、抖髯、搓手、顿足,和人物当时错综复杂的思路感情,结合得非常紧密。《打子》、《杀路》等剧中的跌坐、甩发,颇有特色;《桃山洞》等剧中的亮相,架式美观,舞台调度相当别致。
枣梆的唱腔,既能表现激昂雄壮,又能表现活泼欢快的情感。旦角花腔,细腻缠绵,委婉动听,别具一格。
音乐伴奏
枣梆常用的梆子板有:[大花腔]、[二板大花腔]、[慢板]、[落二板]、[二八铜]、[流水板]、[垛板]、[栽板]、[二犯]、[倒反拨]、[紧反拨]、[一串铃]、[靠山吼]、[三步歌]、[娃娃调]、[尖板]等。
枣梆最初用的丝弦乐器为:头把、二把、三把。头把又名“锯琴”,杆似板胡而稍短,椿木制筒,前后粗细不同,用梧桐板覆蒙,羊肠 制弦,发音高亢尖亮,与山东梆子的“二弦”、莱芜梆子的“提琴”、章丘梆子的“胡琴相似。二把的式样与头把基本相同,但筒子前后一般粗细。陆续增添了板胡、二胡、三弦、琵琶、低胡、笛、笙等伴奏乐器。打击乐器与山东流行的其他梆子大致相同,只是“锣经”中的[小锣浪头](出场时用的),略有差异。丝弦乐器演奏时,有时配加霸王鞭伴奏,在其他剧种中较为罕见。
传统剧目
枣梆现存的传统剧目仅用八十余出,经常演出的剧目,通常为“老八本”,包括《天波楼》、《八仙头》、《蝴蝶杯》、《访四川》、《代州愿》等,以表现历史题材为主,多半取材民间流传的演义小说。另有一部分反映民间生活情趣的喜剧,如《求妻》、《晒鞋》等,短小精悍,饶有风趣。曾经参加过山东省戏曲会演的《徐龙铡子》一剧,与《中国地方戏曲集成》(山西卷)选载的上党梆子《徐公案》,仅主要人物的名字不同(上党梆子为徐延昭,枣梆称徐龙),剧情、结构、主要唱词,基本相似。
枣梆继承了上党宫调的传统,除去演唱梆子剧目外,过去还演出昆腔的《赐福长春》,罗罗的《时迁打铁》,皮黄的《桑园会》、《击鼓骂曹》、《黑风帕》等戏,但这一部分昆、罗、黄剧目,久已不唱,现已失传了。
枣梆在表现代题材方面,曾经进行过长期的探索实验,先后上演过《小二黑结婚》、《白毛女》、党的女儿》、《柯山红日》、《金沙江畔》、《红岩》、《万紫千红》、《于无声处》等剧目,取得不少经验。
《华东戏曲剧种介绍》所记录的枣梆的传统剧目有七十二出,分别为:
天波楼、亚郎关、海棠关、访四川、彩仙桥(秦英征西)、审法司、珍珠塔(方公子投亲)、代州愿(代州观景)、红石关、蝴蝶杯、对金刀、小过山、出岐山(曹丕射鹿)、荐诸葛、三节义(对罗裙)、云台山、迎风剑、赤风剑、徐龙铡子、杀路、连环计、董家岭、大金川、绿牡丹、桃山洞、无底洞、三山关、双挂印(穆桂英挂帅)、杀寺、狄青借衣、顶砖、雷峰塔、麒麟台、三教堂、青石岭、铜花杯、坐北楼(乌龙院)、金玉锁、求妻、送京娘(倒送)、晒鞋、打城隍、金水河、斩韩信、张万仓要饭、大烟鬼游阴、临潼山、万历封神、铡国太(访山东)、三开膛、李八件闹店、转向壶、八仙关(火烧余洪后部)、背席筒、五花马(绣襦记)、三疑计、马方困城、双绒花、双别窑、时迁打铁(以上为梆子)。
天水关、取巴州、沙陀国、黑风帕、翠屏山、梅龙镇、桑园会、坐宫、斩郑文、李密投唐、骂曹、打渔杀家。(以上为皮黄)
早期科班
义盛班是第一个枣梆戏班,创建于清光绪初年(1875年)。枣梆这个剧种源于山西,属于“泽洲调”,清光绪初年,山西遭受旱灾,山西省的戏曲职业班社便只得去外地流动演出,有个“十万班”曾来到鲁西南,在郓城、菏泽等地流动演出了一年多的时间,才返回山西。因郓城已有了清唱“泽洲调”的基础,看了“十万班”的舞台演出,更加热爱这个剧种了,一些地方便聘请山西职业艺人授艺,渐渐能够登台演出。最早被聘为教师的艺人是潘朝绪(外号“大闺女”,枣梆艺人尊称他为“潘师爷”),先后在郓城的刘口、樊庄、郭屯、于庙、张集、方庙(原属郓城,后划归梁山县)等处正式收徒传艺,教出了一些能够登台演出的徒弟,主要有珍珠帘、史文秀、樊武扎、庞石贵、侯福勤等,在郓城组成了第一个职业戏班,取名“义盛班”,把围鼓清唱搬上了舞台演出。
著名艺人
在这一辈艺人中,出现了一批颇有名声的演员,如樊武扎(旦角)、吴凤珠(旦角,艺名“小板”)、樊自瑞(红脸,艺名“大吉”)、樊欣贤(红脸,艺名“樊三”)、梅新贺(小生,艺名“小明”)、王新鼎(黑脸,艺名“大金鸽”)、刘富贵(小生,艺名“如意”)、侯建良(红脸,艺名“银枝”)、梁圣奇(红脸,艺名“梁八”)、梁圣赏(黑脸)、桂相连(旦角,艺名“二狗蛋”)、刘允臣 (红脸)赵风来(红脸)、于恒久(旦角,艺名“五贝”)等,还有出名鼓师梁世友、樊作诗。
社会评价
枣梆虽不是山东土生,却是在山东土壤上成长起来的一个剧种,多少年来一直深受鲁西南群众的热爱,今后一定会有更好的发展前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