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漆器髹饰技艺
历史溯源
早在战国时期,扬州漆器髹饰技艺就已开始出现,从出土实物可以看出,当时漆器的造型和髹饰技法已有较高水平。到了汉代,漆器被广泛用于许多领域,造型和装饰手法更为精美多变。扬州市郊出土的汉代漆器不下万件,以彩绘漆器居多,器型繁多,图纹丰富。唐代扬州的脱胎干漆、金银平脱、螺钿镶嵌等工艺技法已相当成熟,漆器被列为24种贡品之一。
明清时期,扬州漆艺臻于鼎盛,出现剔红雕漆、平磨螺钿镶嵌、软螺钿镶嵌、百宝镶嵌等著名品种,形成特有的地方风格。乾隆年间,扬州出现多条以生产漆器命名的街巷,漆器产量和品种均达到历史最高峰。
工艺特点
扬州漆器在工艺上采用涂、绘、勾、刻、填、雕、镂、磨、镶、嵌等多种手法,具有平、亮、细、匀、艳、雅的艺术表现效果。
工艺装饰种类有雕漆嵌玉、平磨螺钿、点螺、纯雕漆、骨石镶嵌、刻漆、雕填、彩绘、磨漆画、彩漆平嵌等十大类。其中,最有名的主要有多宝嵌漆器和螺钿漆器。
1、多宝嵌漆器
多宝嵌是我国漆器工艺中别具一格的品种,是由明嘉靖年间著名匠师周翥创制的。它是选用翡翠、象牙、玛瑙、青玉、白玉、芙蓉石、青金晶、木变石等珍贵材料,并利用其天然色泽,雕镂拼接于漆器上,使珍玉镶嵌和漆器珠联璧合,天衣无缝,相得益彰,具有华丽富贵、典雅、浑厚的优点。
2、螺钿漆器
扬州螺钿漆器又分为平磨螺钿、点螺两大类。平磨螺钿是把各色贝壳,打磨成薄片,用特制的工具做出各种人物、风景、楼台亭阁、花鸟虫鱼等图案,拼贴镶嵌于漆地上,再经髹饰推光而成。它的特点是漆底光亮如镜,黑白分明,图案疏朗有致,风格清雅素洁。点螺是精心选用蚌壳、云母、夜光螺等优质贝壳,将其磨成相当于人发1/3细的丝,再用特制的工具,割切成细若秋毫的点、丝、片,一点点地嵌于漆底上,有时还间以金丝银片,再经髹饰,推光而成。它的风格是,五光十色,灿若虹霞,精致纤巧,尤其是点螺作品的边缘,常采用细致的二方连续图案,使作品更富于装饰性。
传承意义
1959年著名艺人梁国海、王国治选用了画家陈之佛的画稿,和一些青年艺人精心制作了“和平之春”、“喜鹊登梅”大挂屏,至今仍陈列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江苏厅内。1983年在胡耀邦总书记访问日本时,将“松鹤延年”这一多宝嵌漆器屏风,赠给了天皇。这幅屏风,用紫檀木做框架并有雕花、朱红色的漆底子上,用各种珍宝美玉,镶嵌成了8只仙鹤在翩翩起舞,并配以各种松树、石山、梅花、牡丹等花卉,显得华丽富贵,古色古香,是扬州漆器的优秀作品。
扬州漆器厂出品的“漆花”牌漆器最负盛名,曾多次荣获国际、国内金奖,并有多件代表作被选为国礼或陈列于北京人民大会堂、钓鱼台国宾馆等重要场所。
由于漆艺从业人员培养周期长,收入偏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扬州漆器行业出现了人才断层的状况。在现代生活中,人们的审美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漆器的社会需求和审美价值逐渐弱化,导致漆器市场萎缩,漆艺行业的生存出现危机。因此,有必要对扬州漆器技艺实施保护,以使其在现代社会继续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