傣族织锦技艺
技艺历史
傣族织锦最早应该出现在唐代,那时便有傣锦向朝廷进贡的记录,体现了农耕社会男耕女织的分工。其实,直到现在,傣族人结婚时,都要有傣锦织的床垫,也就是最原始的“席梦思”。即使不会做的人家,也会请人织。在以前的傣族宫廷,对每个村子都有进贡的分工,如曼乱点村便是专门为宫廷织锦的村子,它是历史上有名的傣族织锦村,被版纳州命名为傣族织锦之乡。
会织的人越来越少了,因为许多年轻人不愿意学,这也和市场的萎缩有关。 关键是没有销路,受传统工艺的限制,傣锦的幅面很窄,一般只有40到60厘米,不适应现代市场及生活的需求 ,许多傣锦除了做围巾、装饰品外,很难有其他用途。拓宽市场,就要改进工艺,但如果改进,又会失去传统的韵味。
技艺渊源
傣锦,即傣族的织锦,是流传在傣族地区的一种民间工艺品,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少数民族特色。傣锦反映了傣族农耕社会的面貌,在许多其他民族农耕社会相关的手工艺都消亡的时候,傣锦就显得特别珍罕。
傣锦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手工纺织技艺,图案设计是通过熟练的纺织技巧创造出来的,多是单色面,用纬线起花,对花纹的组织非常严谨,织造时傣族妇女将花纹组织用一根根细绳系在“纹板”(花本)上,用手挡脚蹬的动作使经线形成上下两层后开始投纬,如此反复循环便可织成十分漂亮的傣锦。设计一幅傣锦,需几百乃至上千根细绳在“纹板”上表现出来,倘若结错一根细线,就会使整幅傣锦图案错乱,可见傣锦的工艺要求极严。
傣族人早在唐宋时期就会用棉线和丝线织傣锦。南诏时期,地方官员把傣锦作为上贡朝廷的礼品。作为一门非常古老的纺织工艺,傣锦对花纹的组织有着自己的严谨。 傣锦织工精巧,图案别致,色彩艳丽,坚牢耐用。多以白色或浅色为底色,以动物、植物、建筑、人物等为题材,所织孔雀、骏马、龙、凤、象、麒麟,特别是凤凰展翅、大象、马、塔等图案,分别代表着吉祥、力量和丰收;宝塔、寺院、竹楼、寄寓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这些寓意深远五彩斑斓的图案,充分显示了傣族人民的智慧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今天,傣锦工艺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得到了发展和提高。除了制作统裙、挎包、床单、被面、窗帘、手巾外,还设计制作出了傣锦屏风、沙发垫等新品种,以其鲜明的色调、瑰丽的图案,受到国内外人士的喜爱。
技艺教程
红网龙山站为传承和弘扬土家织锦文化,进一步保护和开发土家织锦产业,12月25至26日,中国少数民族用品协会土家织锦分会第二届代表大会暨《土家织锦技艺教程》首发仪式在龙山县举行。来自龙山县、湘西州、张家界市、铜仁市、恩施州、宜昌市、重庆市等地的多位土家织锦工艺大师和民族文化研究专家及嘉宾齐聚龙山,共商传承、发展土家织锦传统工艺大计。
中国少数民族用品协会会长刘天水,龙山县委常委、副县长王京海,正县级干部向长龙,湘西州、张家界市、铜仁市、恩施州、宜昌市、重庆市等地的领导、嘉宾、织锦企业代表和龙山织锦企业代表共100多人参会大会。
会上,王京海致贺词,中国土家织锦分会第一届委员会副主任张登赤作工作报告,举行了中国土家织锦分会第二届委员会的换届选举。在土家织锦工艺教材首发式上,龙山县就业服务管理中心负责人介绍了土家织锦工艺教材编撰、内容及使用等有关情况,刘天水为龙山县土家织锦行业协会发放了《土家织锦工艺教程》。
技艺传承
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民宗局主办、西双版纳民族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承办的西双版纳傣族手工织锦技艺培训班,在嘎洒镇曼乱点村民小组傣族手工织锦技艺传习所举办,培训学员80余人,培训班邀请江苏常州云卿纺织有限公司手工织锦技艺专家授课,着重从手工织锦技艺、植物染色等进行讲授和交流学习。
该项目是西双版纳州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傣族手工织锦传承、保护与开发精品项目工程,通过深入保护、挖掘、提升和研发生产傣族手工织锦,改良织锦线材和提升织锦技术,带动近100名农村中老年妇女从事傣族手工织锦生产,增加农民群众收入,传承和保护西双版纳傣民族文化。 云南省文化厅非遗处副处长董艳玲介绍,文化部门在曼掌村确定24户村民为第一批非遗展示户,组织了傣族织锦、手工造纸、慢轮制陶及象脚鼓、贝叶经制作技艺等18个非遗项目培训。
据悉,省档案局将在全省范围内采取征集、征购、拍照、录音、录像、口述历史采集、仿真扫描等方式,收集汇总以不同载体形式反映傣族历史发展进程的档案资料,在省档案馆建立反映傣族团结发展进步和文化传统的特色馆藏档案。州档案局正按要求派出工作组到各县市、各有关单位开展收集工作。
州档案局主要负责收集反映西双版纳傣族历史文化的贝叶经、棉纸经及其制作工艺、文学作品、音乐、舞蹈、乐器、傣剧及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节庆活动、傣族干支历法、傣族宗教和祭祀活动、傣族生活方式、食俗、傣族织锦织具、服饰、民居、壁画、佛寺建筑等方面的文字、声像材料。8月30日前将完成初步整理和扫描汇总工作。
地方民俗
傣族群众以各种方式来表示对象的崇拜,主要有:一、象雕塑。有佛象木雕、战象木雕、家象木雕、象石雕和随处可见的泥雕塑象。二、象织锦、象壁画、象工艺美术品。象壁画集中在佛寺的墙上,而最精美的艺术品要数傣族女手工织成的织锦上栩栩如生的象图案。二、象音乐与象舞蹈。在傣族的节庆和宗教活动中,只要在群众聚会的场所,你都能听到一阵阵有节律的锣声,都能看到象脚鼓舞和白象舞 [8] 据德宏州傣学会顾问组副组长方吉龙介绍,“出洼干朵节”(傣语“摆俄洼韶尚”)是傣族、德昂族的民间传统节日,每年傣历九月十五(公历7月)就是“进洼”期,常称“关门节”。“洼”的意思是静静地坐下来恭听诵读经文。这个节,一直要延续3个月,到“开门”时,即称“出洼”。进洼”这3个月中,奘房里的和尚、佛爷什么地方都不去,专门在佛寺里诵经拜佛。每隔7天的一个下午,佛教信徒按照不同级别,携带着简便的行李,分别往佛寺朝拜、听诵经文、赕拜佛主,这一天叫“挽批”(“挽”,傣语为日子;“批”,为准备的意思)。在“准备的日子”这一天里,清早男女青年相互邀约,成群结队地敲锣打鼓到寨外采摘荷花或山花,并备好各种糖果、点心。傍晚,在象脚鼓的伴奏下抬着送往佛寺,去赕拜佛主和分赠拜佛诵经的男女信徒。这个活动叫“柞戛”,意为施功德。这一天晚上,信徒们就在佛寺内拜佛并诵读佛经,直至深夜。第二天叫“挽星”(星,意为戒日),下午有的信徒可以返家,规戒较深者仍继续住寺。不论返家或住寺,都必须严守戒律。
传承意义
傣锦就显得特别珍罕。但傣锦也面临现代纺织业的冲击,许多当地人都开始习惯买现成的纺织用品。所以,这一历史悠久的、全手工的、面临失传的傣族手工织锦就更急需保护。
记者在现场看到,无论是金属锻制、雕刻塑作、织锦刺绣、陶瓷烧制、剪刻竹编等非遗技艺,亦或是云南花灯等民族民间歌舞,都受到了在场市民的欢迎。原本来公园晨练的刘奶奶和老伴围在彝族刺绣的展位前一直舍不得离开。“祖传的手艺,都是记在心里的,完全不需画样图。可惜,连我这样的老人都会得不多了,”刘奶奶感慨道。
云南省文化厅厅长黄峻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就在你我身边,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希望举办这样的活动,吸引更多市民和社会各界力量,加入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行列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