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碱烧制技艺
历史
2007年,为使碱蒿子烧制土碱技艺不失传,新湖农场专门请碱蒿子烧制土碱技艺传承人——新湖农场四分场
六连的田希云,将碱蒿子烧制土碱技艺全程进行演绎,农场拍成电视,并刻成光盘保存。
据史料记载,新疆气候干燥,土质盐碱含量大,一种野生植物碱蒿子耐碱、耐旱,生命力极强,在碱湖周围和在盐碱斑上多星散或群集生长,可形成纯群落,也是其他盐生植物群落的伴生种。当地百姓发现碱蒿子除当柴烧、沤肥外,还可烧制土碱。而土碱既可洗衣服、洗手、去油污外,还可与面手工捏制成灰面,人吃了灰面易消化。土碱是现在市场上销售的食用碱所不能替代的。
原料
碱蒿子嫩苗俗称“狼尾巴条”、长成称“碱蒿”、“盐蒿”,一年生草本,茎直立,圆柱形,高30~100厘米,花单生或2~3朵有柄簇生于叶腋的短柄上,呈团伞状,花被于果期呈五角星状,是典型盐生植物。碱蒿子性喜盐湿,其茎叶肉质,叶内贮有大量的水分,故能忍受暂时的干旱。种子的休眠期很短,遇上适宜的条件便能迅速发芽出苗生长。幼嫩时猪少食其叶,牛、马大家畜一般不食。种子含油较多,可做肥皂、油漆。可用于印染、玻璃工业,是化学工业的原料。
非物质文化遗产
由人类以口头或动作方式相传,具有民族历史积淀和广泛、突出代表性的民间文化遗产,它曾被誉为历史文化的“活化石”,“民族记忆的背影”。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大的特点是不脱离民族特殊的生活生产方式,是民族个性、民族审美习惯的“活”的显现。它依托于人本身而存在,以声音、形象和技艺为表现手段,并以身口相传作为文化链而得以延续,是“活”的文化及其传统中最脆弱的部分。国家每年六月的第二个星期六,定为“文化遗产日”。至此,我国已经有了“文化遗产日”、“文化遗产标志”和“文化遗产保护公益歌曲”等,对于增强全体民众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将会起到十分积极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