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式古建筑营造技艺(北京故宫)
技艺渊源
各个不同的工种也在变异甚至消失。主管大修的故宫博物院副院长晋宏逵对记者说,八大作都随着现代社会需求的萎缩而萎缩。比如搭材作,过去用木材,用钢管了,过去用麻绳捆,改螺丝了。裱糊作,过去老百姓都要裱糊房子的时候,这个工种很发达,即便故宫里也少有这一行的工匠了。
《考工记》中记载着2000年前的手工艺,其中有匠人之职,属于营国修缮的工种,所谓“国有六职,百工居一”的制度。封建社会灭亡后,古建营造的传统制度断裂了。故宫似乎是个特例,经年不断的修缮为传统工匠和工艺的传承提供了温室般的小社会。但如今,一代工匠逐渐老去,下一代却无法衔接。晋宏逵说,故宫尽管声名赫赫,毕竟只是文化部下属的事业单位,并无专门针对传统工艺、工匠传承的机制。“比如故宫要招聘,按规定必须是大学毕业以上,大学生干这个吗?这个工种是蓝领,不是白领。但故宫没有招蓝领的机会啊。”
故宫修缮中心恢复了木、瓦、彩画的传统“拜师会”:徒弟毕恭毕敬行三拜礼,送拜师礼,师傅们端坐椅上回赠收徒贴,一旁是引师、证师。故宫里中断了半个世纪的工匠传承还能延续吗?
技艺特征
大红的宫墙,隔开了传统和现代两个世界。故宫大修现场,没有巨大的吊车、机器的轰鸣,只有工人在木架间穿梭,搭木、挖瓦、上漆、彩绘,进行最原始的手工劳作。大修的每一个环节,选材、工艺、工匠都力求遵循几百年前的传统。修缮故宫也成了一种仪式,成了传统的一部分——建立在这座伟大的物质文化遗产之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这项刚刚列入国家级名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叫做“官式古建筑营造技艺”,这套营造技艺包括“瓦木土石扎、油漆彩画糊”八大作,其下还细分了上百工种。在封建等级制度之下的古代建筑从材料、用色到做法,都要严格遵循营造则例,代表最高等级的紫禁城无疑是这一整套营造技艺的登峰造极之作。
断代传承
“修故宫是门手艺,靠师傅的口传心授,徒弟的‘筋劲儿’。”修缮中心主任李永革介绍。修缮中心位于故宫外西路,在或拆或改的未开放区建筑群中,这里仍保持着它在功能上的历史延续——在清代曾作为造办处,为皇家制造生活器具。按故宫副院长晋宏逵的要求,修缮中心有三大任务,一是大修工程,二是碎修保养——相当于故宫的物业,第三大任务,也是最重要的,就是营造技艺和工匠的传承。“没有传承,修缮中心就没有存在的必要,我随便在街上找一支队伍不就能干吗?”
倦勤斋修复
在故宫神密而幽静的东北一隅,就坐落着倦勤斋。记者日前从故宫博物院获悉,倦勤斋保护工程将启动实施。2008年竣工后的倦勤斋将是它200多年历史上首次向公众开放。
倦勤斋建于清代乾隆皇帝执政期间(1771-1776年)。“乾隆皇帝博学多才,爱好艺术。”故宫博物院古建部黄希明介绍说,“倦勤斋是为他退位以后精心设计建造的一个拥有四套院落的花园的一部分,斋内有一个保存完好的戏台。”
倦勤斋内遗存有极其珍贵的历史文物,其中不仅包括精美的室内装修、绘画和书法作品,更有堪称乾隆时期代表的室内通景画和天顶画,是清代帝王生活、宫廷文化的生动写照。
乾隆皇帝当时征用了最好的建筑材料和工艺技师来为自己修建这一富丽堂皇的殿堂。“但随着时代的久远和文物健康状况的自然退化,斋内许多珍品和精美装饰,如竹丝镶嵌、汉白玉雕以及床上的绢绣都已经破损甚至消失。倦勤斋保护工作日益迫切。”
倦勤斋保护工程由故宫博物院与世界文化遗产基金会携手合作进行,这也是故宫首次与美国机构合作保护紫禁城中的重要建筑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