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自过桥米线制作技艺
历史起源
传说一
过桥米线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相传,清朝时滇南蒙自市城外有一湖心小岛,一个秀才到岛上读书,秀才贤慧勤劳的娘子常常弄了他爱吃的米线送去给他当饭,但等出门到了岛上时,米线已不热了。后来一次偶然送鸡汤的时候,秀才娘子发现鸡汤上覆盖着厚厚的那层鸡油有如锅盖一样,可以让汤保持温度,如果把佐料和米线等吃时再放,还能更加爽口。于是她先把肥鸡、筒子骨等熟好清汤,上覆厚厚鸡油;米线在家烫好,而不少配料切得薄薄的到岛上后用滚油烫熟,之后加入米线,鲜香滑爽。此法一经传开,人们纷纷仿效,因为到岛上要过一座桥,也为纪念这位贤妻,后世就把它叫做“过桥米线”。
传说二
还有一种说法是:传说蒙自城的南湖旧时风景优美,常有文墨客攻书读诗于此。有位杨秀才,经常去湖心亭内攻读,其妻每饭菜送往该处。秀才读书刻苦,往往学而忘食,以至常食冷饭凉菜,身体日渐不支。其妻焦虑心疼,思付之余把家中母鸡杀了,用砂锅炖熟,给他送去。待她再去收碗筷时,看见送去的食物原封未动,丈夫仍如痴如呆在一旁看书。只好将饭菜取回重热,当她拿砂锅时却发现还烫乎乎的,揭开盖子,原来汤表面覆盖着一层鸡油、加之陶土器皿传热不佳,把热量封存在汤内。以后其妻就用此法保温,另将一些米线、蔬菜、肉片放在热鸡汤中烫熟,趁热给丈夫食用。后来不少都效仿她的这种创新烹制,烹调出来的米线确实鲜美可口,由于杨秀才从家到湖心亭要经过一座小桥,大家就把这种吃法称之“过桥米线”。
传承发展
一碗过桥米线有6705项标准
从2005年,蒙自市就着手将过桥米线申报非遗。从那时起,蒙自市就开始搜集有关过桥米线的传统制作技艺和文化,一直到现在,有关过桥米线的传说,米线的传统制作技艺,汤料制作技艺,过桥米线最传统的吃法,才能以文字的形式存在。
2009年12月,“蒙自过桥米线”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获得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正式核准,蒙自过桥米线取得了一个“护身符”。申请地理标志证明之后,规范米线生产标准,再规范餐饮企业的餐具和服务质量,提升品牌知名度,这会更有利于蒙自300年历史的过桥米线产业做强做大。
2011年,云南省的标准化会议在蒙自召开,由多家米线企业制定的《过桥米线企业标准》出台,一碗过桥米线竟然有6705项标准。一碗过桥米线要放多少油,要加什么肉,要用什么汤,要放几根葱都作出了明确的规定。
配料和做法
原料 1. 米线
2. 素菜 小青菜 豆芽 木耳 金针菇 平菇 千张-
荤菜 鸡丸鱼丸 蟹棒 桂花肠 亲亲肠、香肠、火腿、牛肉、排骨、.-.
3. 鲜高汤 香辣酱料 麻油 油泼辣子 鸡精 咸盐 鲜香料 香菜 香葱
1、高汤的制作
原料:A清水25000克,老母鸡2000克,棒子骨5000克,B甘草35克,香叶10克,桂皮20克,,陈皮10克,沙姜片10克,大料5克,花椒5克,白胡椒15克。C.冰糖200克,精盐1000克,味精25克,花雕酒500克,白酱油50克,瑶柱10克。
制作:老母鸡,棒子骨一同放入冷水锅中,烧开撇去浮末。捞出放入不锈钢桶中,加入清水大火烧开,改用小火煮3个小时,捞出原料,留汤汁。2)将B料用纱布包好,放进干净水盆中洗干净,烧开锅以后,把C料加入煮开锅即成。
2、酱料的配方及做法 :
配方:豆瓣100克,花生酱100克,甜面酱200克,蚝油1勺,胡椒粉、冰糖少许,姜末、蒜末、葱末,30克干红辣椒剁碎,植物油,香醋。
制法:把豆瓣剁成蓉,与花生酱、甜面酱、蚝油、胡椒粉、冰糖、香醋一起装入盆中,搅拌均匀成混合料。烧热锅,倒油,油要多,油热后,先下姜末、蒜末、葱末、辣椒末炒香,再将混合料倒入锅中,然后小火用锅铲慢慢推匀即可。
3、麻油做法配方:
主料:花生油500克,花椒175克。
锅上火,下入花生油500克,烧至八成热,下入花椒175克,炸至黑色,将油滗入调料罐即成。
花椒油附方:
调料花椒25克,葱25克,姜片25克,花生油100克,香油50克。
4、油泼辣子
材料:干辣椒20个,盐1/4小匙,水10ML,八角5个,花椒1小匙,桂枝4小段,肉蔻少许,香叶1小棵
做法1.浸泡香料,准备辣椒。碗中盛水,所有香料倒入水中浸泡30分钟待用。干红辣椒洗干净晾干,剪开,去除发霉的地方,用剪刀剪成碎。
制作步骤:
1、砂锅内放入咸盐5克 鸡精 10克 鲜香料10克
2、加鲜高汤适量 开火烧开
3、先放入荤菜,根据客人的喜欢的荤菜选择加入
4、再放煮好的米线
5、煮2分钟后 放入素菜。根据客人的喜欢的素菜选择加入
6、最后加酱料 香菜 香葱
口味特征
云南蒙自过桥米线是云南的特色食品。过桥米线是将米线、汤料、配料分别制作,现吃现拌的烹调形式,清香而不腻,香辣脆绵,风味醇厚,香辣爽口,辣而不燥,是米线中的上品,以用料考究,制作精良,吃法独特,独具风味闻名中外。